土壤肥力檢測指標
http://travelchaplains.com/ask/8828440.html
  • 土壤肥力檢測是評估土壤生產(chǎn)潛能和指導科學施肥的重要依據(jù),其核心指標涵蓋物理、化學和生物三大類。以下是主要檢測內(nèi)容:1. 化學指標 - pH值:反映土壤酸堿度,直接影響?zhàn)B分有效性。多數(shù)作物適宜pH 6.0-7.5,過高或過低會導致鋁毒或缺素癥。 - 有機質(zhì):衡量土壤肥力的核心指標,正常值≥20g/kg,可改善保水保肥能力。 - 氮磷鉀:速效氮(堿解氮>90mg/kg)、速效磷(Olsen法>15mg/kg)、速效鉀(>100mg/kg)是作物吸收的主要形態(tài)。 - 陽離子交換量(CEC):表征保肥能力,黏土通常>20cmol(+)/kg,沙土則較低。 - 中微量元素:鈣、鎂、硫及鐵、鋅等需根據(jù)作物需求補充。2. 物理指標 - 質(zhì)地:砂土、壤土、黏土的分類影響通氣性和耕作難度。 - 孔隙度:>50%利于根系生長,容重1.1-1.4g/cm3為佳。 - 持水能力:田間持水量反映抗旱能力,黏土可達30%以上。3. 生物指標 - 微生物量碳:>300mg/kg表明生物活性良好。 - 酶活性:脲酶、磷酸酶等反映養(yǎng)分轉(zhuǎn)化效率。 - 蚯蚓數(shù)量:>50條/m2表征健康土壤生態(tài)系統(tǒng)。檢測時需結合地域特點和作物需求,如南方需關注酸化改良,設施農(nóng)業(yè)重視鹽分累積(EC值<2mS/cm)。通過綜合分析各項指標,可制定精準的有機肥、化肥配比方案,實現(xiàn)土壤可持續(xù)利用。建議每2-3年進行一次全面檢測,關鍵生育期輔以速效養(yǎng)分動態(tài)監(jiān)測。
按字母分類: A| B| C| D| E| F| G| H| I| J| K| L| M| N| O| P| Q| R| S| T| U| V| W| X| Y| Z| 0-9
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191121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網(wǎng)站備案編號:粵ICP備10200857號-2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高新技術企業(yè):GR201144200063         |         粵公網(wǎng)安備 44030302000351號

Copyright ? 2006-2025 深圳市天助人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網(wǎng)站統(tǒng)計